首页 >> 工信动态 >> 工信要闻
张峰出席《大国重器Ⅱ》开机仪式暨《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论坛并致辞
发布时间:2016-12-13 09:10:00      来源: 字体:
  2016年12月12日,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的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Ⅱ》开机仪式暨《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与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齐竹泉共同为《大国重器Ⅱ》启动揭幕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杨拴昌就《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行了解读,有关专家对智能制造的中国实践案例进行了点评。

  张峰在致辞中指出,2013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央电视台联袂推出的《大国重器》大型纪录片,一经播出,社会反响热烈,好评如潮。作为首部工业题材的纪录片,《大国重器》让普通大众感受到了一场来自中国工业界的视听盛宴,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张峰表示,此次《大国重器Ⅱ》,是中央电视台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倾力打造的重点纪录片工程,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国重器Ⅱ》选取了符合当今制造业发展趋势为主要内容的工业素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为主要切入点,在展示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业绩的同时更是体现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在突出聚焦“器”的同时,还将聚焦“链”,突出反映产业链上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工业软件等最新成果,聚焦“人”,讴歌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和创新者,大力宣传中国制造业文化。相信未来《大国重器》第二季的播出,必将在社会上引发新一轮中国工业热。

  张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修复传统动能和改善制造业发展外部条件,重点抓了增、减、降、补、改五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增加产品有效供给,丰富供给品种、提高供给质量、创新供给方式;二是稳妥去除无效供给,重点是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三是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四是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主要是从实施制造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发展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完善“双创”平台、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等方面发力;五是完善配套体系,集中表现在财政资金、金融支撑、土地供给、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五个方面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他强调,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选择,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能,破解制造业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装备工业司、原材料工业司、电子信息司、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等有关领导参加了相关活动。 

责任编辑:徐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