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同意公开】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L2号提案的答复
王海英委员:
您与孙弘等8位委员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全省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厅会同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产业链行业协同”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一是推进校企合作。依托省内科研资源,联合龙头骨干企业,搭建相关领域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和系统开发,加速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支持建设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鼓励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民营零部件企业创新要素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轻量化等产业链高端和新兴领域聚集转移,加大合作研发力度。已建成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所高校开设汽车相关专业。二是围绕新能源化转型推动强链补链和目标企业招商。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动力电池、一汽大众新技术开发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长春国际汽车城创意汽车研发产业园已吸引红旗尊享定制中心、一汽新能源电池电驱基地和一汽株洲中车合资电驱系统等项目入驻,涵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下一步,一是坚持把提升行业创新能力作为提高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导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汽车工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二是加快推进建设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科研机构与集群龙头骨干企业共同组建检验检测中心、标准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系统化服务能力。
省商务厅答复:一是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指定专业处室,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洽谈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汇报项目推进情况,全力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工作。二是围绕全省汽车发展战略,在项目谋划包装上求突破。集中精力再谋划包装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汽车产业集群项目。
二、关于“优化供应链区域协同”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充分发挥一汽龙头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以长春市为核心,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为支撑,白城市、延边州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打造区域差异化和协同发展空间布局。依托红旗新能源繁荣工厂建成投产和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陆续引进富奥逆变器、富奥翰昂电动空调、一汽弗迪刀片电池和一汽中车驱动电机等重点新能源关键总成项目,纬湃汽车电子和大陆汽车电子等汽车电子企业也围绕整车和域控制器正在加速布局。富赛汽车电子科技园、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和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吸引了德赛西威、佛吉亚、麦格纳等业内龙头企业与我省开展战略合作。长春市、辽源市等以一汽新能源化转型以及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一汽弗迪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域内企业对接配套服务和域外招商工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合作。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中国一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一汽新能源化转型以及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一汽弗迪动力电池、一汽中车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省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加强配套能力建设,加大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项目招引,加速补链项目回归落地,持续优化政策和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关于“量化价值链发展协同”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近年来,我省汽车营销、维修、二手车、物流、金融等汽车后市场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末,我省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10.1万辆,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491.3万辆。全省共有各类维修企业3740户,行业年均维修能力474万辆次,全省共建立汽车综检机构205户,年均检测能力42万辆次,行业内从业人员3万人;二手车市场近年来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以一汽物流为核心,构建起高效的汽车物流体系。一汽物流目前整车物流业务已覆盖集团乘用车、轻型车、商用车三大体系,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红旗、一汽轿车、一汽解放、一汽客车等主机公司,零部件物流事业模块配套主机厂零部件入场及工厂物流需求,形成五地六厂布局。
下一步,将全面落实推动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搭建大型专用设备共建共享平台,推动集群内各类公共资源开放共享,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推动汽车检测、维修、二手车流通、报废拆解、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等服务业规范发展。
四、关于“深化服务链合作协同”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近年全省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以来,省市集群促进机构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提升服务能力。省汽车工业协会先后组织部分会员企业赴浙江考察学习,借鉴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引领先进发展经验,加快推进吉浙两省在汽车产业方面的深度融合。长春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商会搭建汽车零部件、流通、金融三个平台,已吸纳会员企业247家,在发挥原材料集采、供需对接、融资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育等服务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将着重提升集群综合服务能力,强化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辅导和分级分类管理,搭建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根据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通过公共服务实现的落地项目投资额、技术交易额、龙头企业新增省内配套额、供货合同额、人才招引数量及质量等,鼓励集群所在地政府、开发区或园区结合实际给予支持。通过培育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建设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举措,为集群有效提供政策研究、信息服务、标准制定、交流合作等服务,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
省财政厅答复: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统筹现有资源,对集群内的重点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竞赛优胜的集群促进机构等方面给予支持。下一步,将继续统筹资源,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产业基金等手段加大对集群发展的资金支持。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7月6日
(联系人:省工信厅汽车处王欣,8890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