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同意公开】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D101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省委会:
你委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汽车产品开发与制造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会同省科技厅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推进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近年来,我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行业融合,推动汽车行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一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构建汽车行业数字化赋能体系。推动省内龙头企业建立数据中台,构建汽车行业数据模型,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RP系统,在各生产部门、4S店售后维修部门搭建统一远程协同平台。二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加快工业APP研发、设备上云建设成果推广,深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开展智慧物流、远程巡检、故障诊断等典型应用。三是发挥各类平台纽带作用,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成立省工业互联网联盟和研究院,组织制造业企业走进华为、软件企业走进制造业等系列活动。推动吉林大学对接一汽集团,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慧出行、车联网安全等领域人才支撑。下一步,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举措和政策引导,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改数转”示范项目,建成1-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省科技厅答复:近年来,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应用与融合,紧紧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提升数字经济科技供给能力,重点支持 5G、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在先进制造、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换电核心系统和部件的研发,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应用等新装备技术领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医学大数据的肿瘤分析系统和无人机轻小型宽幅摆扫智能航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我省科研优势,破解企业技术研发瓶颈。
二、关于“强化创新人才和典型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引领作用”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一是抓链主企业,培育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平台型企业,组织上下游企业形成创新联合体,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二是抓行业骨干企业,发展专业化服务,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汽车行业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下一步,将推动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引航示范行动。对标世界智能制造标准,支持重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分行业分领域制定智能制造示范标准,每年认定一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 全连接工厂。开展宣传政策措施和典型案例,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学习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提供全方位、实景化指导。
省科技厅答复:一是支持智能制造。启动实施了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力争实现L3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批量示范运行;启动实施了下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力争实现下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和示范运行。二是支持汽车产业创新。参照“揭榜挂帅”机制导向,集聚国内创新主体合力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提供科技动能。
三、关于“加快汽车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一是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占地35万平方米,建成封闭道路3公里,具有6大类99个测试场景,累计开展智能网联封闭场地测试200余次、测试里程3万余公里。二是开放城区智慧道路。对净月区、汽开区18公里开放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开放示范道路。三是建设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完成长春东至龙嘉机场段高速公路智慧道路,实现基于车辆特征识别的不停车移动支付技术、开展低温条件下精准气象感知及预测以及车路协同安全辅助服务等。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发布《吉林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加开放道路和区域,丰富应用场景,部署地方监管平台,支持商业化示范运营探索等,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四、关于“加快向‘政产学研用’的模式转换”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依托科研院所资源,搭建相关领域创新中心,围绕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和系统开发,加速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支持建设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鼓励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民营零部件企业创新要素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轻量化等产业链高端和新兴领域聚集转移。已建成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所高校开设汽车相关专业。下一步,省工信厅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导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发展动力。重点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汽车工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省科技厅答复:围绕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支持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吉林大学“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汽集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顺利重组挂牌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支持一汽申建国家汽车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聚集国内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全面突破汽车智能技术瓶颈。开展科学家与企业家握手活动,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形成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的科技创新需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跃升行动,制定汽车轨道交通、卫星制造等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继续加大智能制造研发投入力度,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解决汽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为制造强省提供科技支撑。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7月6日
(联系人:省工信厅汽车处王欣 8890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