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同意公开】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5号民进省委会提案的答复
中国民主促进会吉林省委员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障汽车产业供应链稳定性的建议》(D5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透明化,加速供应链柔性升级
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冲击、芯片短缺以及行业整体下滑等因素影响,汽车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形下,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支持汽车行业稳产保供,全力保障汽车产业链疫情防控、芯片供应及复工复产,为全省经济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从创新驱动、服务能力、数字化支撑、产业链韧性、项目建设、开放合作等6个方面,提出六个“强化”,明确22项具体任务,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便是重中之重。为抢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厅起草了《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于今年5月10日印发全省。汽车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将率先实现突破,将大力推广工业软件应用,夯实智能装备基础支撑,加大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和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力度,在此基础上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引领、产业链协同升级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
二、关于加强汽车主机厂责任,促进配套厂生产安全,强韧产业链
当前,围绕整车布局,充分发挥中国一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高效衔接、深度耦合、协同一体,加速提升产业链韧性,我们全力支持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建设,加快推进基于PPE高端纯电动平台车型导入,提升奥迪新能源整车产量。加快推进整车项目竣工达产,支持红旗品牌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新能源车型投放,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积极推动引进国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与中国一汽实现差异化发展。围绕整车布局,充分发挥中国一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相互支撑、带动相关企业在市场开拓、生产加工、科技创新、资金融通、销售服务等方面进行协同合作,从而促进流程融合、服务共享、信息共通和数据融合创新,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聚焦长春市汽车集群弱链和断链节点,支持“三富”集团建立自主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以大陆电子、天合汽车安全、大众一汽平台等龙头企业为支撑,围绕发动机模块、传统模块、行驶模块、制动模块、车身模块、环境模块、转向模块等模块,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入驻。以红旗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和奥迪PPE整车下线为契机,全力支持一汽弗迪动力电池项目加快建设、竣工和投产,围绕新能源汽车“大三电”和“小三电”配套,引入一批新能源零部件配套项目。抓住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机遇,加快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落位、建设和投产。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成功引进一汽弗迪动力电池、一汽中车电驱系统、富赛汽车电子等一系列延链补链项目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弥补我省新能源电池、电驱系统产业空白。
三、关于加强汽车配套厂商与政府紧密联系,建立政策下达与落实快速通道,布局本土
为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六个回归”,加快提升本地配套率,自“上台阶”工程实施以来,我厅先后集中组织了通化市、吉林市、辽源市与一汽集团开展汽车产业合作对接以及省内重点零部件企业与奥迪PPE项目一对一精准洽谈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为全力支持一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提升我省汽车产业链核心自主研发能力,“十四五”期间,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按照项目重大性、技术先进性、成果可用性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导向、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导向,参照“揭榜挂帅”机制导向,联合组织实施自主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技专项。2021年和2022年,启动了两批一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大、长春工大、长春理工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一汽模具、吉林东驰等国内56家创新主体1600余名科研人员合力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为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坚决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提供科技动能。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16日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马宁 88904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