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声明称,鉴于2020年12月以来,美国经济朝着委员会的目标取得了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委员会决定开始减少每月净资产购买规模,其中美国债每月减少100亿美元净购买量,按揭抵押债券(MBS)每月减少50亿美元净购买量。
具体实施路径方面,美联储将在11月份稍晚时候,购买7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此前分别为8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12月将分别购买6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未来还将适时调整缩债步伐。
“如果美联储未来保持这种缩债步伐,明年6月将完全结束资产购买。”富国银行全球经济学家布莱森表示,如果就业市场复苏快于预期或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或会加快缩债步伐。
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0%至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5%不变,将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
加息也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一部分。当日,鲍威尔持续淡化加息预期。
“现在是缩债时候,因为相较去年12月的双重政策目标,经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现在还不是加息的时候。”鲍威尔当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疫情影响下,部分细分行业就业复苏缓慢,整个就业市场仍有很大改善空间。
通胀方面,鲍威尔认为目前通胀情况仍远高于长期政策目标,供应链紧张问题也较此前预期的更持久,但货币政策工具无法解决供应链问题。
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强调缩债行动与加息没有联系,但在通胀上升压力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明年6月首次加息25个基点,这比美联储的预期要提前半年。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年率达到4.4%,是近30多年来最大同比增幅。美联储青睐的核心PCE同比增长3.6%,创1991年5月以来新高。
“今年年初,许多投资者都认同鲍威尔‘高通胀只是暂时的’论调,现在这一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经济重新开放推升需求,供应链限制和劳动力短缺成为现实,预计通胀将继续保持高位,并在明年年中开始回落。”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周一表示,美联储最早将于明年年中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