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企联概况 企联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视野 管理创新 培训认证 企联信息 雇主工作 企联会刊 会员单位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
中国合资企业的先驱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http://gxt.jl.gov.cn 日期: 2014-11-28 10:57:00 来源: 字体显示:

 

  汉斯•克雷梅尔(Hans Kremmel)永生难忘他的首次广州之旅,那是在197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有一天晚上,这位年轻的奥地利商人在酒店房间里听到一阵敲门声,他打开房门,外面站着一个红卫兵,正准备用德语向他宣讲毛泽东的红宝书。

  24岁的克雷梅尔忍受了几次同样的宣讲后,他在酒店的酒吧里遇到了一位来自香港的法国朋友。这位法国人贡献了一记妙招:“你开门时浑身一丝不挂,他们就跑了。”次日晚上克雷梅尔严格遵循了这一建议,红卫兵“凌乱”地落荒而逃,一去不返。

  克雷梅尔一边讲述着上面这个故事,一边品着工厂食堂的红酒和牛排。他是这间工厂的老板之一,该厂位于鹤山市,距制造业基地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市70公里。这位讲究生活品味的KTC董事长定期到KTC旗下这家加工厂巡视,其余时间则在香港、奥地利或他在英国及托斯卡纳的农场度过。

  KTC公司年收入2亿美元,不但为Rapha、猛犸象(Mammut)等欧洲品牌制造高端运动服,还为特百惠(Tupperware)、Le Creuset等零售商生产厨具。该公司拥有6000名员工,在中国和老挝有6家工厂。

  克雷梅尔与红卫兵的初次接触是在边境上。那时他刚从香港入境,迎接他的是握着手枪的红卫兵。在官员处理他签证的间歇,红卫兵将他领进一间房里吃午饭。“那会儿中国的食物难吃极了,因为毛泽东的广积粮政策,大米全都是两年以上的陈米。”

  克雷梅尔入境中国内地,是为了满足他对中国的好奇,自从他同年早些时候到达香港后,他对中国内地的好奇就与日俱增。克雷梅尔当时是南非一家奥地利针织厂的工作人员,厂主正通过一家香港贸易公司采购高领毛衣,结果出了点问题。他们从南非出发,经停西贡和曼谷后抵达香港。

  俩人到香港不久后,克雷梅尔提议他们在这块英国殖民地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工厂,当时香港是全球纺织工业的中心。于是他们创建了KTC,克雷梅尔就此踏上成为中国制造业先驱的道路。

  克雷梅尔闲暇时喜欢滑雪旅行、猎松鸡、徒步,他在香港的头几年热衷一切社交活动,时而出席各色派对,时而开着MGB敞篷车畅游海滩。但他对边境那边不那么光鲜刺激的生活也充满好奇,于是开始不断前往内地旅行。

  多次广东之行后,他决心要让KTC在中国内地进行生产,但他清楚必须等到文革结束。1977年一位员工劝他去见一个叫罗仕能的人,他的机会来了。

  这是两个经历天差地别的人。克雷梅尔出身欧洲中等富裕家庭,遍游过非洲。罗仕能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2岁就当上了清洁工。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一路平步青云,却在文革期间因教师身份而受到迫害。

  不过到了1978年,邓小平准备在中国搞改革开放之际,罗仕能已升任鹤山市沙坪公社党委书记,这种过山车式的经历反映出许多中国人在这个动荡年代的遭遇。罗仕能的业余活动除了散步,还有与退休干部聚会。

  今年79岁的罗仕能与母亲住在一起。午餐时在他家附近的一间粤菜馆子里,他说:“我第一次跟汉斯见面是在广州东方宾馆,我们一起吃了顿饭。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外国人。”

  二人讨论了克雷梅尔如何在中国开展生产的问题。这个奥地利人担心沙坪缺乏道路、通信和其他基础设施,罗仕能便说服他去亲眼看看,眼见为实。克雷梅尔回忆此行就像穿越到了“两百年前”的农村。但俩人克服重重障碍,建立起了联系。

  本着同样的冒险精神,他们携手合作。当时中国没有合资企业法,但他们敲定了一项协议,开创了外国公司和中国实体合作的先例,成为第一批合资企业之一。接着,在邓小平尚未于1978年底宣布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改革之前,他们建起了一座打蛋器制造厂。

  中国各地官员还在领会邓小平的改革精神之时,罗仕能已经全速前进了。KTC那时在香港给阿迪达斯(Adidas)生产服装,而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于是罗仕能在没有事先告知克雷梅尔的情况下,悄悄建了一座服装厂。

  随后这对搭档在获取中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时遇到了问题,当时中国政府实行纺织品出口配额。他们联系到阿迪达斯创始人阿迪•达斯勒(Adi Dassler),其家族拥有这座服装厂的部分股权。在波恩的一场为当时的中国总理华国锋举行的招待会上,达斯勒请求这位中共领导人提供帮助,为他们获取许可证扫清了障碍。

  阿迪达斯下了100万件全天候尼龙服的订单,用克雷梅尔的话来讲,这是“制造商的梦想”。沙坪,这座毫无工业根基的小镇突然间冒出了数千名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缝纫女工和工人。他们月薪为50元人民币,其中35元来自政府,15元来自KTC。该厂极善交际的总经理格哈德•弗拉茨(Gerhard

  Flatz)表示,现在高级缝纫女工的月薪能达到当时的200倍,相当于1500美元一个月。

  如今这俩人被员工和同事称作汉斯和老罗。

  克雷梅尔说:“我们那会儿没有外来务工人员。沙坪镇人人都很高兴有份工作。”他又自豪地补充说,该厂在当地一座体育场举办建厂十周年庆典时,有4万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尽管许多外企一遍又一遍讲着合资企业在华的恐怖遭遇,克雷梅尔却描绘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他称罗仕能是合作伙伴的典范:“当时没有合资法,没有任何相关法律,(但)他们信守协议的每一个字。”

  延伸阅读:沙坪英雄罗仕能

  早在中国实体与外国企业达成任何正式合作协议之前,汉斯•克雷梅尔和罗仕能,这两个同样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就凭着私交开创了合资企业的先河。

  他们开的第一间工厂生产打蛋器,但罗仕能知道纺织业拥有巨大潜力。克雷梅尔回忆道:“他才刚建起一座工厂,就对我说,‘你已经在做服装了,为什么不把你的服装分些到这儿来做?’”

  罗仕能说:“汉斯觉得我们这里人办事还是很靠谱的……他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好伙伴。”

  对于许多沙坪人来说,罗仕能是个英雄。但这个讲起话来轻声细语的男人并不觉得自己对外企进入广东作出过重要贡献。罗仕能引用了邓小平那段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他说自己只是在做本职工作而已。

  “如果你是只猫,你的工作就是抓老鼠,老鼠都抓不住你算什么猫?”

 

 

 

 
 
 
版权©所有 2010-2011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电话:0431-82781373 传真:0431-82781373
地址:长春市建设大厦2506号 邮编130051
备案号:吉ICP备FEP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