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企联概况 企联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视野 管理创新 培训认证 企联信息 雇主工作 企联会刊 会员单位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
长岭推进县域发展——岭城处处满眼春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http://gxt.jl.gov.cn 日期: 2014-04-02 13:32:00 来源: 字体显示:

 

  阳春三月,春潮涌动,岭城大地处处满眼春色。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长岭县,自去年以来,按照省委提出的“五大发展”战略,找契合、明不足,绘蓝图、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建设实力、绿色、和谐的幸福长岭步伐稳健有力。

  创新发展农业,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近几年,长岭粮食年产量都在300万吨以上,去年达到370万吨。这是重视农业科技应用、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方式转变的结果。

  2013年,长岭重点推广了玉米高光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等农业生产适用技术13项。长岭云天化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高光效栽培1.5万亩,经专家先后3次测产,每公顷比同等条件下常规种植地块增产4000多公斤。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推进土地流转。在长岭镇、北正镇、三十号等多个乡镇(场、区)涌现出了润禾公司、云天化合作社、兴源种植合作社和张德元、张金宝、刘国祥、李春风等规模在100公顷以上的专业农场、合作社和种田大户。到目前,长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908个,流转土地近60万亩。

  目前,长岭已经形成玉米、优质杂粮杂豆和油料、马铃薯、三樱椒和白萝卜、蔬菜和食用菌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葵花子、土豆粉条、“三辣”被省政府认定为名牌产品,多次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奖,三青山牌粉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七号镇大三号香瓜、太平川铁西棚菜、前进乡的小米也都声名远播,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茁壮成长。

  依托资源优势,五个产业粗具规模

  长岭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硅砂储量4亿吨、油母页岩1亿立方米、天然气825.7亿立方米、石油12.46亿吨。同时,长岭风能资源充沛,农副产品也有广泛来源。围绕资源优势,长岭县培育了风能利用、天然气开发、化肥生产、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5个产业,粗具规模。

  投资40亿元的中粮吉林松原长岭肉食产业链基地项目2012年落户长岭,这是中粮在吉林的首个肉食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周边农民直接收益2亿元。吉林省秋林集团作为长岭最大的民营企业,近年来致力于肉羊产业的发展,建设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东北牲畜交易市场,肉羊年交易量50万只以上,年成交额3亿元以上;天地美肉羊加工项目,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肉羊繁育、加工、销售项目,年可加工肉羊50万只,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长岭实施了政策扶持、全民创业、软环境整治、企业家培训、金融支撑“五大工程”,民营经济总户数达2.69万户,从业人员达13.2万人。民营经济对财税贡献率达45%。

  以生态为基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岭根据实际制定了“12345”发展思路,其中,“2”就是指建设能源、生态两个大县。在生态县建设上,加快推进植树造林、生态草建设、盐碱地改造等工程,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开发绿色生态能源。长岭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有效发电小时数为2000至2300小时,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场,开发潜力巨大。目前,长岭已引进中国华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中国国电龙源集团等企业,建设风场5处,安装风机236台,规模达35万千瓦,被列入全省“十二五”风电远景规划,是全省风电百万千瓦基地县。

  作为农业大县,长岭充分挖掘生物质能源。2011年,长岭成功引进3万千瓦国能生物质发电项目,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设备已安装完毕,4月末可投入生产。

  近年来,长岭着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改良土壤等方式,对西北部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全县共开发盐碱地1.36万公顷,新增耕地4000公顷。引进润禾农业开发公司等4户企业,在北正镇开发整理盐碱地种植水稻并获成功,2013年种植面积达1050公顷,公顷产量6500多公斤。

  全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快龙源山森林公园、龙泉山森林公园、龙凤湖、龙灵塔、龙盛园等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积极构筑“五龙”腾飞的旅游格局。

  目前,长岭已被纳入吉林省西部地区河湖连通工程规划。“引松入长”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就绪,把松花江水引入长岭北部,将大大改善长岭西北部生态环境。

 

 

 

 
 
 
版权©所有 2010-2011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电话:0431-82781373 传真:0431-82781373
地址:长春市建设大厦2506号 邮编130051
备案号:吉ICP备FEP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