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企联概况 企联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视野 管理创新 培训认证 企联信息 雇主工作 企联会刊 会员单位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
“三动”战略撑起吉林省临江振兴“脊梁”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http://gxt.jl.gov.cn 日期: 2012-06-26 10:12:00 来源: 字体显示:

 

  进入6月,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盼盼集团年产7万吨硅藻功能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挖掘机铁臂挥舞,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搅拌机械隆隆作响……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由辽宁盼盼安居门业有限公司建设,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预计年末即可投产。7万吨硅藻功能新材料项目是临江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范例。目前,临江市重点项目建设高歌猛进,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临江市委书记王树平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工业是关键,项目是支撑。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在增加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些年,我们困难的根源在于缺少项目,现在走出困境得益于积累了项目,在国际经济下行态势情况下,今后加快崛起仍离不开项目的支撑。”

  投资拉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投资是“第一驱动力”,投资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既关乎总量,又关乎结构调整;既关乎经济增长,又关乎民生和社会事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临江市树立起“快转则进,慢转则退”的发展抉择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这一主题,着力打造“三三二”产业格局,即做大做强硅藻土、矿产冶金、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林产品加工、绿色生态和现代医药、旅游三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物流两大新兴产业。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投资拉动,积极推进临江经济开发区和硅藻土、金属镁、冶金铸造、长白山生态产业园“一区四园”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积极谋划和包装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新型工业化要求、对整体经济带动作用较强的环保型、循环经济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积极引导投资向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业柱化工年产3万吨硅胶项目、山东爱华格年产6万吨精密铸件、天津富润佳铜业年产5000吨电解铜及钼铁、长白山生态产业园6个标准化车间项目、利生源年产1000吨五加茶及人参露产品加工项目都已落户园区,“一区四园”已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集聚优势。目前,入园企业达139户,园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成为临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集聚只靠“筑巢”不行,更需多重发力“引凤”来。临江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和招商激励机制,按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集聚区目标定位,进一步强化6个产业招商小分队和13个产业推进组责任,招商小分队成员全部与本单位工作脱钩,落实目标责任,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进行产业和区域招商,促进更多的项目落地。仅今年前5个月,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35亿元,同比增长216.9%。先后引进了辽宁盼盼集团、中国黄金集团、沈阳机床厂、北京大地远通、东大博联特、中食集团、中铝集团等一批战略合作伙伴。这些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进,不仅为全市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广大干部的招商热情,坚定了投身经济主战场的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今年前5个月,临江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7亿元,增长49.24%,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3亿元,增长16%,硅藻土、矿产冶金两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占据了工业产业的大半江山,煤炭、医药和保健品产业实现了翻倍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项目带动实现经济“大跨越”

  先进县(市)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县域经济的竞争,关键是项目的竞争,谁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关键,谁就掌握了县域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走活率先发展“整盘棋”。年初以来,围绕“强基础、调结构、惠民生”,临江市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把园区建设成为工业振兴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目标定位,坚持高点起步,科学布局,理顺了园区管理体制,充实了班子和队伍,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洼地效应。围绕硅藻土、金属镁、冶金铸造等主导产业,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临江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进了辽宁盼盼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吉林泽丰矿业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好项目,实现了重大项目群体突破。2012年,临江市共安排重点项目143项,工程总投资2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亿元。在服务好落地项目的同时,全力推动鸭绿江界河电站、临江风电、硅藻土建材工业园等投资十几亿元、几十亿元的大项目进程,每年都储备100个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确保项目滚动实施。项目建设的突破,有效带动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充,极大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抓项目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人,核心是干部。为此,临江市从完善机制入手,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项目落实,严格落实“一项重点工程、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指挥部运作、一揽子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保投产,落地项目抓前期、保开工,跟踪项目抓洽谈、保签约”的原则,全程跟踪调度;坚持高位推动,针对重大项目审批立项难、资金短缺的实际,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沟通协调,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每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推进会,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效。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重点攻项目,奋力破难题,全面出效益,临江大地到处战旗猎猎、鼓声阵阵,比速度、赛作风、争一流成为各级干部工作常态。安商亲商扶商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进程。目前,全市143个重点项目中,已开工的85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

  创新驱动助推经济“撑杆跳”

  近年来,临江通过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特色产业园区等载体,共引进创新人才230余人。加大了对硅藻土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稀土镁合金、环保木质百叶窗及地板等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先后与58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216位专家学者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国家级硅藻土检测中心、省级硅藻土研究所、金属镁研发中心、长白山山参研究院,较好地解决了硅藻土钒催化剂、镁合金型材、长效去甲醛复合材料加工等20余个重大技术课题,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示范市;全省5个县域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平台建设试点县(市)之一。2011年,科技进步对临江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6.7%。

  发挥科技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只有科技政策和科技成果不行,还得有贴心、贴身的科技服务。临江市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努力为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针对农民文化水平和发展项目的不同,实行农民“点菜”、专家“配餐”的互动方式,把农民放在主导地位,农民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先后聘请了吉林大学、吉林农大、长春化应所教授专家分季节进行对口技术帮扶,这种农民与专家互动的科技服务方式满足了农民的不同需求,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桦树高寒草莓、杨木顶子晚李、望江蜜汁葡萄、夹皮沟黄烟之所以成为畅销省内外的抢手货,都得益于科技专家的不间断技术帮扶。高科技特色农产品的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随着投资3.5亿元的长白山生态产业园区和投资1.56亿元的大栗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成投产,为临江农业产业科技转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众多企业抱团,优势项目加盟,政府积极帮扶,让临江市的工业经济扶摇直上,抢占区域竞争高地,争做科学发展样板,边城临江阔步迈向建设鸭绿江历史文化名城新征程。

 

 

 
 
 
版权©所有 2010-2011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电话:0431-82781373 传真:0431-82781373
地址:长春市建设大厦2506号 邮编130051
备案号:吉ICP备FEP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