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企联概况 企联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视野 管理创新 培训认证 企联信息 雇主工作 企联会刊 会员单位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
大笔如椽写新篇——吉林省文化产业建设掠影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http://gxt.jl.gov.cn 日期: 2011-11-28 09:56:00 来源: 字体显示:

 

 

  听,吉林文化产业品牌的口碑越叫越响,“吉林歌舞”、“吉林电视剧”、“吉刊”、“二人转”等,获业界一致肯定的文化品牌声动全国;看,老长影踏上了新长征,长影集团电影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去年达到50部故事片,实现票房收入5400多万元。2006年以来,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在20%左右,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跳动的数字间,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坚持改革与整合相结合、改革与扶持相结合、改革与建设相结合、改革与人才相结合,是我省骨干文化企业诞生的四大“催化剂”。在合理引导下,我省形成了以长影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吉视传媒股份公司、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吉林歌舞剧院集团、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吉林动漫集团为基本框架的国有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电影、电视、出版、演艺、动漫等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市(州)党报所属的晚报、都市报等资源,扩大发行量和影响力。吉林歌舞剧院集团构建“两团一院”的架构(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歌舞团、东方大剧院),积极运作组建演出公司,连续14年走进央视春晚,并参加了奥运会、国庆60周年、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建党90周年等大型演出。去年演出300场,收入3570万元。吉林省歌舞团转企后编排了大型风情歌舞《关东神韵》,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两会”期间在北京首演,于9月份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参加中俄“吉林文化周”演出。省影视剧制作集团拍摄的多部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仅今年就播出4部。吉林动漫集团发展成为拥有16家成员单位、关联资产超过3亿元的企业集团,去年整体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利润8220万元。此外,我省在抓存量改革整合的同时,加大力度抓增量,落实国家和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文化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及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企业,涌现了一批以“东北风二人转”、“中筝艺术人才培训”、“宇平工艺品制造”等为代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文化企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吉林出版集团一般图书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各省(区、市)排在第一位。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合作成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跨地区发展。组建东北亚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进上市。成立吉林卓信医学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上市步伐,拟于明年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实现在境内创业板上市。吉视传媒股份公司全面完成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和股份制改造,已经完成上市申报,有望年内实现上市。 

  园区(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重点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文化创意园区(基地)、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公园和文化商业街区。目前,全省共有60家文化产业园区和23家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园区达14家,通过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改革与扶持相结合,才能让产业发展的大路越走越宽。我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出台一系列政策。近年来,我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各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区)也都积极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和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新设立2000万元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并以其为种子资金,正在发起设立基数为2亿元的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文化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投资开发战略性、先导性文化产业项目。去年6月,省委宣传部还同中信银行长春分行签署了30亿元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我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资金“瓶颈”。近年来,省里累计拨付专项资金2亿多元,用于协调解决和消化历史债务,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研究制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吉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项扶持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版权©所有 2010-2011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电话:0431-82781373 传真:0431-82781373
地址:长春市建设大厦2506号 邮编130051
备案号:吉ICP备FEP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