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企联概况 企联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视野 管理创新 培训认证 企联信息 雇主工作 企联会刊 会员单位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
卷烟生产企业提升整体效能的6+2S现场管理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http://gxt.jl.gov.cn 日期: 2013-04-07 15:25:00 来源: 字体显示: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卷烟厂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卷烟厂(以下简称长春卷烟厂)始建于1933年,现有职工2,112人,其中在岗1,165人,主要生产“长白山”、“红塔山”两个系列品牌卷烟。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参烟等名优产品曾享誉全国,有过辉煌的历史。进入九十年代,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产经营陷入低谷,加快了企业资产重组的步伐。1998年,企业加入红塔集团,进入恢复性发展阶段。2007年,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随着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步入快速发展期。2011年,企业生产卷烟34.4万箱,实现工业总产值33.4亿元(不含税),上缴税金20亿元。企业先后荣获全国烟草行业职工创新示范岗、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吉林省精神文明单位、烟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一、卷烟生产企业提升整体效能的6+2S现场管理背景

  (一)适应烟草行业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益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整合的全面推进,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要素逐步趋于同质化,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

  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卷烟生产企业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管理的精细化,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展示企业形象、实现管理出效益的重要工作。长春卷烟厂从2005年开始实施6S现场管理,在降成本、求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肯定行业所属企业采用6S方法进行现场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颁布了推荐性烟草行业标准《卷烟工业企业6S管理规范》(YC/T 298-2009),使6S管理在卷烟生产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随着6S管理的深入实施,传统6S管理的局限已经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管理创新的要求,6S管理内涵和外延亟待完善和拓展。2010年,长春卷烟厂完成技术改造后,现代化的装备技术及新的硬件基础向企业管理等软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值此契机,长春卷烟厂在管理上求突破,以原有6S为基础,融入学习(STUDY)和节约(SAVE)新理念,使管理内容从6S到6+2S、管理对象从基层到全员、管理方式从被动到主动、管理范围从部门到全厂、管理尺度从差异化到标准化,形成了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现场管理新体系,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奠定了基础。

  (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推动创建学习型企业与现场管理相融合,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

  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激励员工和企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持续改进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现场管理异曲同工 ,根本上都是促进人的素质、素养全面提升,这使两者在企业管理中找到了密切的结合点,也为企业把学习(STUDY)融入6S现场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春卷烟厂完成技术改造后,传统的设备焕然一新,高端、先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对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流的技术装备迫切需要一流的员工队伍与之相适应。为了尽快使员工素质适应技术进步的新要求,厂领导班子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把学习(STUDY)纳入6S现场管理实践中,使员工从学习(STUDY)到素养(SHITSUKE)的提升组织化程度更加突出、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为广大干部员工不断改进工作、提升素养,与企业发展同舟共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适应绿色发展趋势,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迫切要求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不仅是全社会的发展目标,更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迎接新的绿色革命挑战,保持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卷烟生产企业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牢固树立节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依靠严格管理和技术进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提高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致力于生态保护,实现环境友好发展。只有将节约环保的理念和指标融入现代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中,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双赢。200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行业发起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倡议,长春卷烟厂迅速行动,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逐步深入到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深入到企业现场管理的实践中;使节约(SAVE)借助6S现场管理的平台,从理念转为行动、从抽象转为具体,从受动转为自觉,在工作和活动中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效益再提升的重要动力。

  二、卷烟生产企业提升整体效能的6+2S现场管理内涵和主要做法

  以建设一个高效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卷烟生产企业为目标,坚持基础先行、创新先导,从夯实基础管理入手,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成果和经验,注重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进行再创新。在长期实施6S现场管理的基础上,导入学习(STUDY)和节约(SAVE)理念,以 “十一五”技术改造为契机,通过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建设,分解与落实节能减排、降耗指标,强化学习型企业建设,丰富拓展现场管理的实践内涵,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为提升企业整体效能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主要做法如下:

  (一)导入学习(STUDY)和节约(SAVE)理念,确立6+2S管理思路和目标

  6S管理是国内外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长春卷烟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建设一流的队伍、打造一流的管理、创造一流的业绩、塑造一流的形象、建设一流的工厂,实现企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又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实施6S管理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再创新,在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的基础上新增加2S,即学习(STUDY)和节约(SAVE),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场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6+2S管理要义

  中文 英文 一般解释 精简要义

  整理 SEIRI 物品分类 分开处理、调配组合

  整顿 SEITON 定置摆放 定量定位、科学有序

  清扫 SEISOU 保洁保养 随时维护、状态良好

  清洁 SEIKETSU 保持成果 有效维持、标准固化

  素养 SHITSUKE 修习涵养 提升素质、自强自律

  安全 SAFETY 保障安全 规范操作、安全预防

  学习 STUDY 提升能力 培训提高、持续改进

  节约 SAVE 节能减排 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长春卷烟厂从2005年开始推行6S管理。七年来,按照“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规范”的管理方针,经过全员、全程、全面的推进和实施,基本做到了员工行为规范化、生产作业流程化、物料包装规格化、地物环境明朗化,形成一个以人、事、物为对象的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闭环管理模式。2010年,“十一五”技术改造竣工投产后,企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行业分工日益精细化,企业效率和效益如何持续提升?绿色时代的到来,节能环保日益社会化,企业如何承担起这份应尽的责任?知识时代的到来,学习活动日益系统化,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如何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保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厂领导班子集思广义、积极探索,明确了要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把学习(STUDY)和节约(SAVE)贯彻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贯彻到生产、管理流程的各个细节中,贯彻到工作现场的各个角落。在总结6S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把学习(STUDY)和节约(SAVE)导入现场管理,在6S基础上增加了2S,并将此作为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融合人力资源、能源、物耗、等管理工作,通过组织推动、考核督促、制度保障等措施,初步建立了适应卷烟生产企业自身特点的现场管理新体系,使全厂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6+2S管理旨在追求企业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是通过建立一个环境整洁、流程精细、安全可控的管理系统,实现节约挖潜、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再造。既是对原有6S现场管理内容的补充,也是对精益管理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拓展。如果把6S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体系,那么2S就是新增的两翼,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增添了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6+2S管理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6+2S管理体系

  现场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要素,包括人(现场的所有人员)、机(生产中所使用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料(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备品备件)、法(生产中所遵循的规章制度)、环(环境)、信(信息)、能(能源)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持续推进企业的良性运转。长春卷烟厂在实施6+2S现场管理过程中,通过岗位标准制定、建立完善制度、量化评价考核等措施,有力推进了环境干净整洁,人员仪表整齐,物流畅通有序,质量稳定受控,成本合理可控,设备完好高效,信息准确及时的现场管理体系的逐步形成和日臻完善。

  1、岗位标准明晰化

  为了使现场管理达到“深入、广泛、持久、创新”的基本要求,实现“整洁、文明、有序、高效”的基本目标。长春卷烟厂在总结6S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6+2S管理制度、考核标准,使全流程各个岗位的标准更加清晰明确。全厂员工结合各自岗位特点,共同研究、反复讨论,集思广益,针对管理、技术等3类346个岗位,编制了岗位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名称、主要责任、工作内容、岗位权限、业绩指标和任职条件,将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征清晰、直观、全面地展示出来。

  着力开展了2S岗位导入活动,将学习(STUDY)和节约(SAVE)具体化为岗位规范。

  把学习(STUDY)融入现场管理,就是通过自主学、相互学,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对本职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素养。使学习成为企业管理的常态工作,成为员工的日常习惯和自觉行动。

  节约(SAVE)就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发挥资源和能源等要素的最大效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为了使标准成为行动、使行动成为习惯,坚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节约一克烟丝、一米盘纸、一支滤棒、一张小盒、一张条盒、一滴水、一度电,使节约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2、业务流程柔性化

  流程的柔性化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根本保证。为了使现场管理更规范、顺畅,长春卷烟厂以 “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规范”和“创建优秀卷烟工厂”为主线,开展了流程优化工作,减少非增值环节,全流程跟踪,全节点监控,堵塞管理漏洞,清除管理盲点。一是建立业务流程框架。建立符合业务实际和满足风险控制要求,涵盖企业管理、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物料储运、能源保障、后勤服务等全部业务的流程架构,通过流程梳理和优化,形成主流程和辅助流程,实现管理流程分层、分类的规范、科学管理。二是注重业务流程之间的有机衔接。流程的柔性主要体现在业务之间的衔接上,为此,组织全厂员工仔细研究分析各项业务的内在联系,以客户(业务的接受者)为中心量身打造自己的工作标准,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把岗位职责和“要做”、“应做”的操作尺度都在流程中予以明确,实现业务不交叉、管理不重叠、责任不遗漏,提升管理和风险控制效率。三是强化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实施以6+2S为核心的PDCA管理,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和改变流程,通过改变流向、增减工序、调整时间、优化组合等方式,促进业务流程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

  3、制度保障具体化

  为使企业管理长效、有序运行,长春卷烟厂结合企业实际和管理特点,制定了《6+2S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保障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制度设计上,围绕6+2S管理的实施,从现场环境管理、工艺质量管理、技术与设备管理、能源管理、消耗控制、安全管理、学习能力建设等方面制定了管理措施、办法和细则,对管理内容和程序进行了细化和量化,提高了各项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发挥了对6+2S管理创新的保障作用。

  6+2S管理制度体系

  管理环节 制度体系

  现场环境管理 《环境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企业标志设定实施办法》

  《无尘车间管理细则》

  《员工职业健康手册》

  工艺质量管理 《卷烟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工艺管理程序》

  《工艺纪律考核细则》

  技术与设备管理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设备大、中修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制度》

  《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考核细则》

  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制度》

  《能源管理规定》

  《能源管理考核细则》

  消耗控制 《对标工作管理办法》

  《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 《长春卷烟厂安全管理制度》

  《长春卷烟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实施细则》

  学习能力建设 《员工培训计划纲要》

  《全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方案》

  4、管控系统信息化

  长春卷烟厂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完善了集五大信息中心为一体的信息管控系统,为6+2S现场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一是制丝集控中心。对制丝车间各个生产环节、现场关键设备及工艺点进行监控和管理。

  二是卷包数采中心。对卷包车间所有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显示、统计分析,是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平台。

  三是物流集控中心。集物流管理、物料管理、仓库管理于一身,对各种物料进行综合数据运算,实现运行、调度、统计、分析、管理一体化。

  四是能管控制中心。实现了空调系统、软水系统、锅炉系统、热交换系统、自动排水系统、真空系统、空压系统、能源计量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及管理。

  五是安防监控中心。实现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综合报警信息显示、设备运行状态查询,保证安全防范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提高安全防范管理的效率。

  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长春卷烟厂初步形成了适应卷烟生产企业特点的现代管理体系。

  (三)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不断促进全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学习型企业建设从管理层面理解就是要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保持一种积极、主动,互帮、互助的学习状态。长春卷烟厂围绕学习机制建设,把学习融于现场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着重开展了以下活动。

  1、教育培训

  坚持以提升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为目标,努力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培训格局,组织开展了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职工培训。为了方便员工自学,企业每年根据个人需求购置大量图书,组建图书阅览室,开通电子读书网站,员工自发撰写学习心得,发布在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共享。为了提高内培质量,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内部培训师,建立培训师资源库,从组织上对员工的学习成果给予评定。着重提升管理、技术、专业技能三支队伍建设。2011年工厂组织企业管理、业务方面培训47项,工艺质量方面培训9项,技术、技能方面培训32项,安全方面培训17项,其他培训1项,参加培训3483人次。2012年上半年工厂组织企业管理、业务等方面培训47项,管理业务培训22项,技术、技能方面培训13项,工艺质量方面培训3项,安全方面培训5项,转岗培训4项,参加培训1523人次。

  2、开展全员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活动

  2011年初,开展全员性劳动竞赛、业务比武活动,活动规定,超过3人以上的相同岗位、相同工种或具有相同工作内容的员工组成一个比武团队,按照“重实效、轻形式,重过程、轻结果,重标准、轻陈规”的原则,针对全厂287个岗位,900余人进行培训、练兵、比武。不断促进工作标准的持续改进、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从清洁工到科室各级管理人员,全员梳理工作流程、制订工作标准和岗位规范,通过实际演练和业务整改,不断修改和完善操作规范。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员工素质、岗位技能、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出一批业务精、技术过硬的岗位标兵和技术能手,在全厂员工中形成钻研技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风气。

  3、开展课题攻关活动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关键一环,为了大力提升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全厂围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开展了课题攻关活动。鼓励员工申报技术类和管理类课题,结合企业需求选定课题内容,引导员工在工厂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改善;提高产品质量的综合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具体改进措施和综合方案;生产工艺创新、节能降耗、安全管理改进;设备、仪器、工具的技术改进、提高效率方案,其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2011年,立项、实施课题共计19项,其中:管理类2项,技术类17项;改善提高能源管控和能源利用效率课题4项,改善和提高工艺管理课题2项,改善和提高生产运营效率课题11项。2012年,围绕“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活动,开展全厂范围攻关课题征集活动,通过摘牌竞标进行课题攻关,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热情,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助推企业基础管理上水平。

  通过开展课题攻关活动,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了员工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锻炼了员工队伍。

  4、开展创建优秀班组活动

  榜样是学习的标杆,创先争优是激发员工学习的重要动力。为此,全厂开展了“创建优秀班组”活动,通过打造优秀基层单位为企业发展增添源动力。首先选定4个有代表性的班组作为创建活动的试点,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形成一套班组管理的规范模式,评出标杆班组,再进行经验推广,最终落实到每个班组。“比、学、赶、帮、超”的互动氛围和率先争优的引导力量,最终将班组打造成优秀的价值单元,使班组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为推进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建立起6+2S学习激励机制

  把学习纳入全厂业务考核体系,通过设置考核项目、设定加分项目,激发员工学习热情。一是“职业技能”项:参加各类考试及评定,取得证书奖励个人500元,所在班组当月1人次加1分,2人次以上加2分。二是“比武竞技”项:参加全厂“劳动竞赛、业务比武”获得名次人员所在班组当月1人次加1分,2人次以上加2分。

  (四)开展技术创新,组织技术攻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节能减排是硬任务,也是备受社会关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工作。长春卷烟厂秉承“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多年来始终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将节能环保、建设绿色工厂的理念灌输到企业项目建设、生产运营和管理工作中,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攻关,不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围绕“十一五”技术改造工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多种措施节约能源,减少生产废弃物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贯彻了国家关于绿色环保低碳的相关要求,建筑节能标准已经达到节能65%的标准(国家的建筑节能标准为50%),同时实施了13个节能项目建设,包括能源监控管理集成系统、高效燃气锅炉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源热泵系统、采暖换热系统、办公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应用、全闭式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变频调速设备、功率因数调节装置及采用节能灯具等;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项目有中水处理站、除尘装置等。

  为确保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制定了八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会议、板报、刊物以及相应媒体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员工学习、培训,深刻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强化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点热能、少用一滴洗涤剂对净化环境的重要性。

  二是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依照国家《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成立能源督导组,加强能源督导、检查、考核,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落实、联动及时、考核严肃”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能源管控中心的作用,对重点用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全面梳理和掌握用能设备及其能耗情况,加强对重点用能部门和用能设备的能源消耗控制,对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其优化的运行方案。提高能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善考核制度,实现能源使用全过程科学管理。

  三是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依照烟草行业《卷烟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YC/T199—2011),企业重新评价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节能减排工作水平,主动查找自身差距和发展潜力,加强工作改进力度,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四是提高计量、测量水平,夯实工作基础。按《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建立企业内部计量检定室,建立企业的最高计量标准,实现部分测量设备的自检定/校准,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了可溯源的标准,可及时准确地通过检定/校准后的测量设备为生产工艺提供测量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得到上级监管部门认可,为企业安全生产运营和稳定的产品质量交付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且每年可为工厂节约出可观的检验检测费用。配备环保部门核准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设备、仪器、仪表,实现实时监测数据得到环保部门的认可,解决好检测周期长,数据推算汇总误差等问题。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成熟节能减排技术。有计划地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在设备选型和工艺制订上选择当前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争取一步到位。

  六是积极应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析能源使用结构,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对现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加强维护,保证运行效果。

  七是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作用。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形成信息化管控网络,使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提供可靠、详实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供保障。

  八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展节能减排课题攻关。鼓励员工围绕节能减排开展发明、改革、创新等攻关活动,营造全员参与节能减排工作氛围,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奠定基础。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6+2S管理考核机制

  为了推进6+2S现场管理的有效实施,长春卷烟厂从组织机构、现场督查、考评考核等方面入手,确保管理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1、建立6+2S的组织保障体系

  2010年10月,成立了6+2S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厂长亲自挂帅,对推进这项工作负总责。下设督导办公室,负责具体推进、指导、检查和考评等工作。落实责任,层层分解,按属地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全厂21个部门,每个部门设一名兼职管理员,负责督促责任的落实。按区域将21个部门分为43个班组。各班组长负责按标准做好物品定置定位、节能降耗、职工行为规范的具体化。通过责任的细化,全厂厂区、屋面以及包括钢格栅在内的所有区域,实现了管理全覆盖,做到了职、责、权分配清晰,形成科学分工的组织保障体系。

  2、查改并进,持续提升现场管理能力

  通过开展部门6+2S管理自检自查、6+2S管理专题会议、6+2S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把6+2S管理工作常态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员工逐步养成习惯,提升个人素养,提高工作效率。6+2S管理督导办公室通过现场检查,日常抽查、现场指导等方式督促各部门完善6+2S管理工作,并在检查过程中通过观查询问,了解相关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存在问题反馈给职能部门,不断完善优化业务流程;采用定点拍照的方法,将工作场所内需要改善的问题点拍摄下来,并在总结会议上通过PPT演示需要整改的问题、改善前后效果的对比、值得学习的做法等,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和工作方法创新,增强部门维护集体荣誉的紧迫感;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位,使6+2S管理工作不断地深入持久开展。

  3、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为使6+2S管理落到实处,加大了考核推进力度,以班组为单位,全员参与考核。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年总结,以专题会形式通报检查结果,公布分数,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卷烟生产企业提升整体效能的6+2S现场管理效果

  长春卷烟厂通过6S管理到6+2S管理的提升,与企业其他方面管理互相融合、彼此推进,用创新的理念指导管理实践,促进了企业效能和企业形象的整体提升,收到显著成效。

  (一)环境显著改善,效率明显提高

  1、现场环境整洁、有序

  各功能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晰,设备布局合理,物品定置定位,摆放整齐,文件、电子文档分类整理,查找取用方便。行业内外来宾,对现场环境和生产秩序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示:

  整改前:库房物品未定置,现 整改后:物品上架、定置定位、分

  场混乱,使用拿取不便; 类标识、现场整洁、效率提高。

  2、安全生产越来越有保障

  通过加强现场巡视与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促进各项安全标准的有效落实,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在全厂范围内征集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对被采纳的建议给予奖励,提升了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为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2年10月获取国家烟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证书。

  图示:

  整改前:高架库旁存在危险区域, 整改后:设安全围栏设施,且操作人员易跌落; 颜色明显,维护职工的职业健

  康安全。

  3、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员工通过熟练掌握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活动标准,减少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浪费,逐步改掉了以往的不良习惯,将标准固化下来,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个人素养明显提高,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

  (二)学习成为习惯,氛围越来越浓

  学习是唯一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全体员工秉承这一一理念,在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环境下工作,心情愉快,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内培、外培的有效结合,拓宽了学习渠道,2011年全厂有七人通过维修电工技师鉴定,有一人通过高级技师鉴定,为工厂建立高级技术人才队伍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工厂对高级技师予以奖励,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开展培训和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岗位技能和专业水平,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使学习成为习惯,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节能、减排、降耗成效显著

  2011年,长春卷烟厂16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部完成。随着节约意识的增强,各项能耗指标明显下降,水、电、天然气等各项能(资)源消耗量均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一):

  表一: 2011年节能、减排、消耗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1年 2010年 对比(±)

  万支卷烟综合能耗 公斤标煤 3.25 4.69 -1.43

  化学需氧量(处理后) (mg/L) 70 650 -580

  水单耗 (吨/万支) 0.06 0.11 -0.05

  废水排放 (吨/万支) 0.02 0.09 -0.07

  厂界噪声昼 (分贝) 53.6 56.6 -3

  厂界噪声夜 (分贝) 47.7 48.2 -0.5

  烟叶单耗 (公斤/箱) 37.40 39.25 -1.85

  小盒单耗 (张/箱) 2509 2511 -2

  条盒单耗 (张/箱) 250 251 -1

  盘纸单耗 (米/箱) 3210 3251 -41

  嘴棒单耗 (支/箱) 8389 8421 -32

  卷包一次成品率 (%) 99.59 99.59 0

  2011年万支卷烟综合能耗(电、天然气)完成3.25公斤标煤,同比下降1.43公斤标煤;水单耗完成0.06吨/万支,同比减少0.05吨/万支;废水排放完成0.02吨/万支,同比减少0.07吨/万支;在中烟实业14家企业中,长春卷烟厂万支卷烟综合能耗排名第5位、水单耗排名第2位、废水排放排名第2位,动力车间锅炉房荣获二0一一年度全国安全与节能管理标杆锅炉房。原辅材料消耗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烟叶单耗完成37.4公斤/箱,同比下降1.85公斤/箱;卷烟纸完成3210米/箱,同比降低41米;滤棒8389支/箱,同比降低32支;小盒商标完成2509张/箱,同比降低2张;条盒完成251张/箱,同比降低1张。

  (四)企业整体效能全面提升

  6+2S管理的深入实施,特别是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质控水平、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的全面提升。(见表二、表三):

  表二: 2011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1年 2010年 同比(±%)

  总产量 万支 1900775 1675550 13.4

  卷烟产量 万支 1720000 1600000 7.5

  出口烟丝产量 万支 180775 75550 139.3

  工业总产值 万元 334054 276092 21.0

  销售收入 万元 352468 293900 19.9

  实现税金 万元 204029 159337 28.1

  实现利润 万元 32035 24086 33.0

  表三: 2011年效率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1年 2010年 同比(±)

  锅炉效率 % 94 86 8

  制丝故障停机率 % 0.04 0.18 -0.14

  设备有效作业率 % 88.1 83.9 4.2

  卷接机组设备有效作业率 % 94.4 90.1 4.3

  包装机组设备有效作业率 % 82.4 79.0 3.4

  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21%;销售收入35.2亿,同比增长19.9%;实现税金20.4亿,同比增长28.1%;实现利润3.2亿,同比增长33%。推行6+2S管理使日常工作的突出问题得以解决,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质量;推行6+2S管理使全厂形成一种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围,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整体竞争力,推进了企业效益的全面提升。

 

 

 
 
 
版权©所有 2010-2011 吉林省企业联合会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
电话:0431-82781373 传真:0431-82781373
地址:长春市建设大厦2506号 邮编130051
备案号:吉ICP备FEP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