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无线电管理“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责任编辑:徐俏
"吉林民营经济"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和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吉林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要求,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无线电管理和发展规划》,结合吉林省无线电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了《吉林省无线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规划坚持为吉林省“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坚持有效保障全省无线电安全,坚持服务好国防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对进一步提升我省无线电管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制《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稀缺性核心战略资源,是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要素。《规划》编制实施将为吉林省“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是指导今后五年吉林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三、起草《规划》的过程
(一)建立工作机制。
2020年6月,为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了《关于印发吉林省无线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为保证《规划》的质量,选择《国家“十四五”无线电管理规划》的编制支撑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规划》的支撑单位。
(二)开展深入调研。
为保证《规划》符合吉林省无线电管理工作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开展了两次集中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书面调研以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面向北部战区频管部门、三大电信运营企业、吉林省气象局、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吉林分局、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等25个军地单位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掌握了吉林省无线电管理现状、用频单位需求,为《规划》的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征求意见。
为保证《规划》的质量,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规划》的各个关键阶段均召开了座谈会或评审会,并向多个单位征求了意见。
1.2020年11月,邀请中国无线电协会、黑龙江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局、中国电信吉林分公司、吉林大学、吉大通信设计院专家以及民航、气象等用频单位的代表召开座谈会,对《规划框架》进行了修改完善。
2.2021年1月,面向省发改委、北部战区频管部门、三大电信运营企业等32个部门企业广泛征求《规划》的修改意见。
3.2021年2月初,鉴于疫情严重,采用函审的方式,邀请中国无线电协会、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以及北京市无线电监测站的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评审,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4.2021年4月,会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省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心、长春市工信局无线电管理处相关人员对照《国家“十四五”无线电管理规划》对《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对接、梳理和完善。
5.2021年5月,先后完成了《规划》的《公众参与报告》《专家论证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和合法性审查等工作。
四、《规划》的特色和亮点
突出无线电安全,扩大监测范围。根据业务新需求优化整合各类技术设施,升级改造老、旧监测技术设施,使监测频段达到8GHz以上的固定监测站数量占全部固定监测站的40%以上;升级改造建设时间较久、性能相对落后的移动监测车,使监测频段达到18GHz或以上的移动监测车数量占全部监测车的50%以上。以此增强对跳频、扩频、微弱、宽带、高频等信号的监测智能识别能力,查找处置非法用频和非法设台向主动、自动方向进一步转变。
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吉林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规划》分为前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实施保障等五个部分。
1.前言部分重点说明规划背景、领域和区域范围、编制依据、规划目的、规划期等。
2.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部分重点分析规划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等。本规划在现状方面主要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无线电管理服务能力、法治建设、电波秩序维护、管控能力、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三个新挑战。
3.总体要求部分重点阐述规划领域或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方向、把握原则、定性目标和定量指标。
4.战略任务部分重点阐述为实现规划目标,促进新时期无线电管理发展需要实施的工作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等。规划共提出了“强化频率台站管理,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边境地区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维护良好电波秩序,有效保障无线电安全、贯彻落实法治要求,提升依法监管水平、强化技术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支撑能力”五项任务和“无线电频谱资源创新管理及赋能产业工程、边海设施建设工程、无线电安全保障工程、执法能力提升工程、监测网优化提升工程、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完善工程”六个专栏工程。
5.实施保障部分主要从突出党的领导、资金保障、加强组织协调、队伍建设、加强宣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配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