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关于《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9-07-29 15:52:00      来源: 字体:
  一、制定《规划》的依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吉发〔201831号),推动“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工信厅牵头负责《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起草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召开企业座谈会,《规划》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的总体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整合区域要素资源,协调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强化错位发展,根据各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促进工业布局和产业集聚。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省内各地区产业发展实际与未来发展方向,与中省直相关部门和有关地区深度研究交流,力争出台的《规划》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指导性。《规划》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21个省加快制造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及相关市州意见,并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三是反复研究论证。朱天舒副省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规划》逐条研究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已按要求履行了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众参与、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形成目前的《规划》。

   二、制定《规划》把握的重点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一是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既要继续做大做强核心区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核心中的核心、率先中的率先;也要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引擎板块,促进所有市县共同加快发展。既要强化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各市县自主发展意识,增强独立作战、参与竞争的能力,也要按照经济流向加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联合与协作,避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既竞相发展又携手共进的良好态势。二是改造传统产业与加快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推动汽车、石化、食品、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卫星及航空、精密仪器与装备、CMO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北斗七星新动能绿色引擎持续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讯+”新能源+”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与政策支持相结合。为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规划》提出了构建产城融合支撑、完善交通物流支撑、加强能源保障支撑、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健全数字网络支撑和注重产教融合支撑等6大支撑体系建设,作为全省推动工业走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措施;同时,在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落实政策、集中专项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跟踪考核评估方面制定了5项政策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提供有力支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概述、布局、支撑、措施四个部分。

  (一)概述。综合提出了建设工业走廊的基础条件、机遇挑战、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即:通过构建“一核双廊八通道”产业格局,建设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作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工业走廊。工业走廊包括35个县(市、区),区域内涉及国家级开发区8个,省级开发区43个,工业集中区22个,示范镇13个,特色镇34个,总人口约 2038 万人,201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0.4 %。力争到2025年,将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工业总产值保持在全省85%左右的规模水平,以强劲发展动力辐射带动全省,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二)布局。从协同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扩大对外开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五个方面推动工业走廊建设。重点以长春绕城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为核心,发挥产业、科教、金融等基础优势,构造工业走廊创新发展核心区;以农安、公主岭、伊通、双阳、九台、德惠、中新食品区高速公路环线为依托,加快推进长春-公主岭同城化等战略实施,打造工业走廊内廊协同区;以吉林、榆树、松原、四平、辽源、梅河口高速公路环线为依托,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等战略实施,打造工业走廊外廊联动区以联通区域内各市县、各开发区和特色小城镇等关键节点为目标,强化道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工业走廊产业辐射八通道,在通道上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产业集聚联通节点,充分就地就近吸纳人口就业。

  通过合理规划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汽车、石化、食品、医药、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卫星及航空、精密仪器与装备、CMO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动能产业,提升产业层级,扩大产业规模,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构建绿色现代工业体系。

  (三)支撑。重点构建强化产城融合、完善交通物流、加强能源保障、强化金融支持、健全基础设施、注重人才保障等6大支撑体系。

  (四)措施。《规划》提出了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落实政策、集中专项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跟踪考核评估等5项政策措施。为使《规划》内容能够迅速得到落实,我们对重点产业的空间布局、政策措施等按实施方案的标准进行了细化,文件印发后,不需再制定实施方案等附属文件,可由各地各部门按职责分工直接推动落实。

责任编辑:李玉东